独家 | 教育的主题正发生变化,近千名教育人共话国际教育的中国品质
12月11日,北京
中国职工之家C座三层报告厅,
近千名的教育人士,
共聚一堂,
共商教育大事。
开幕致辞
主持人 王旭明
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求真教育实验研究院院长、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充满磁性的嗓音中,缓缓拉开帷幕。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总编辑 薛立胜
在大会开幕式上,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总编辑薛立胜,以东道主的身份为大会致开幕辞。
他表示,中国网将延续以往5年的精神和惯例,与大家共同回顾2017年中国教育发展历程,揭示值得铭记的十大数字,颁布烛光奖以致敬终身成就的教育人物,颁布年度中国好校长和中国好老师的奖项以激励教育一线的工作者。
一年又一年,正是有了这样一批人物的合力,中国才有了“好教育”,正是他们对教育改革的探索精神和对受教者的责任、热情与爱让大家汇聚在此,也让教育事业显得如此具有感染力。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 雷朝滋
教育部科技司雷朝滋司长提纲挈领、切中要害地指出教育发展的大方向、大路径。
教育的主题,已发生变化
在雷司长看来,教育的主题已经发生变化。现在教育主题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教育现代化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核心是教育思想的教育理念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背景是信息时代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就是要构建起信息社会现代化的教育体系。
而新的时代背景和新的社会背景,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信息社会发展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重构教育体制,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已经成为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
重磅嘉宾演讲
演讲主题: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变革
重磅嘉宾:
《中国教育网络》总编辑、《中国科技论文》主编 李志民
重磅嘉宾 李志民
信息技术的发展到底影响不影响教育?
李志民从本质上去探讨,可以把教育或者狭义上来讲是学习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人际交往学习,人作为社会人,你要懂礼仪习惯,品德的养成效等等,这是第一类的学习。这一类学习主要靠模仿和习惯养成。
第二类学习,是知识传承类的学习,比如说文字、历史、文学、数学、物理、化学等等,这一类的学习主要是靠传统上是面授。
第三类学习则是文明发展类的学习,譬如说我们的科学研究,我们的工程设计,我们的生命科学、行为科学等等。这一类学习需要系统的基础知识,需要有灵感和洞察力,需要有想象力,需要有批判精神。
大家认可这三类分类的话,信息技术主要会取代第二类,对于人际交往学习,人类发展学习可能还取代不了。信息技术会带来大学功能的根本改变。
知识传承类的学校的职能可能会被信息技术所取代,大学今后就变成知识的产生和知识验证,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大学将成为研究院。
那么信息技术的变革,教师要失业了么?
在李志民看来,“没那么快”。但是如果你不改变你的习惯你不学习,不采取新的方式,今后十几年技术的发展可能真的会影响的你的职业,你的事业的发展,所以说我们不要高估也不要低估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2
演讲主题:互联网+全民信息化时代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重磅嘉宾: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 周满生
重磅嘉宾 周满生
他主要分享和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把握互联网+全民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特征与机遇,第二个是探讨一下国际视野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周满生看来,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会给教育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我们不可以低估信息化给未来的教育教学带来的全方位挑战,但是信息化、“互联网+”不是万能的,人工智能淘汰的只是落后的教育。
而且尤其在培养学习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品德和人格方面传统教学是不可替代的。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在这个时代,我们教给孩子什么。
3
演讲主题:新高考改革与未来人才战略
重磅嘉宾: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考试中心原主任 戴家干
戴家干面对如今的新高考改革,止不住地回想起40多年前恢复高考的时刻。因此,他想高考制度的改革,任何时候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考试制度的改革,它将影响着社会进步,社会的发展,而社会发展也是考试制度改革一个侧面,一个社会的发展适应着一个考试制度。
戴家干激昂澎湃,充满热情地讲解,在大会现场,甩开了ppt,自由发挥:
高考改革40年来,我国不管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60年不到的时间我们进入工业化时代。但是制度可以超越,有些过程我们是要经历的。特别是教育,到底要干什么,我们这一点来说,比起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认识的还没有那么清楚。
我们现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和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关系。我个人觉得,中国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特色体现,在教育方面最大的体现是要强调国家意识和国家价值。国家意识、国家价值,是国家的大局、全局。我们做事情都要谋全局,大局的基调定了下来,接下来,在这个大局下思考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如何来实现我们的国家意识。
中国青年报原副社谢湘与台上嘉宾互动
圆桌论坛
演讲主题:未来教育的中国品质
主持人:中国教师报周刊主编 褚清源
重磅嘉宾: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曾天山、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王殿军、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北关中学校长 张玉芳、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校长 王笑梅
主持人 褚清源
问题1: 四位嘉宾在你眼中未来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曾天山
答
曾天山
最主要的我觉得未来得教育是一个幸福的教育。十九大报告里面提出保障民生,人民群众有三感,一个是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个我觉得同样在我们教育上应该有所反映。在安全感上中国还是做的很好的,在校园安全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这个方面没有问题。
获得感方面,我们不断发展教育,通过改革挖掘潜力,让更多的人接触中等以上高等教育,获得感方面也没有问题。
就是幸福感的教育,是一个难题。因为幸福感有主观和客观相结合,而且幸福感还有一个过程和结果。所以转变我们的教育内容,教育的方式方法,师生关系,还有我们的课堂。
重磅嘉宾 王笑梅
答
王笑梅
我们以培养技艺为主的教育已经很多年了。但是培养技艺的教育,不能够培养出解决复杂国际问题的能力,不能够真正引领世界的潮流。所以要不断地以培养智慧发展智慧,培养创新力为教育的主体。
所以很显然两个关健词,一个是信息化,一个是创造力。但是这两个词之间我都觉得相对而言都比较理性,我觉得在这两个理性关健词中间,要加上一个感性的,与我们个人发展息息相关的素养。刚才我们曾会长提到一个幸福感,在这里我想提一个叫审美性。我们整个未来的教育是基于大数据的,最后通过美的方式实现教育培养。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北关中学校长 张玉芳
答
张玉芳
我是来自于陕西一个贫困县的普通学校的校长,在今天在座里是教育这个木桶最低的那根木条。所以我们对未来不是畅想,而是一种期待。教育的本质是使人发展,使人类社会更好。对于贫困县教育人或者孩子,对于未来教育的期待是什么呢,概括一句话就是我不再希望我们的孩子翻过大山去看海,因为人活着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不断扩展自己的生活空间,事业空间和生命空间。对于我们的农村孩子来说,因为物质条件,因为经济基础,他们好多地方受到了局限,现在未来社会首先信息化,我觉得为农村的孩子插上了翅膀,让他们不必去翻过大山去看海。
褚清源对第一个问题总结道:未来教育我们有很多公共的认知,但是当更多的谈未来教育的时候,我们又发现是如此不同。而通过刚才张校长的分享,我觉得谈未来教育,不仅仅大城市人的理想,同时我们中西部的老师学生也不能缺席。
我们今天议题当中,还有叫中国品质,今天我们整个论坛大的主题是“一带一路”教育背景下的新机遇,这样背景下,中国教育的中国品质如何来彰显?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北关中学校长 张玉芳
答
张玉芳
我想中国品质这个词很大,首先有中国特色,但是从一个学校来说,我想谁站在讲台前,谁就决定着教育品质。所以说我觉得在教育品质中间,教师的品质是最重要的,不管顶层的设计多么美好,教师在执行层面走样的话,不会达到理想的愿景,所以在这个实践中,我期待一个转变,就是希望国家从制度层面调解,让优秀的人才走到教师群体中来。我觉得未来教育的品质,在于教师,最重要的是扎根中国,不能学成就到国外去,立足时代要具有强大的学习力,与时俱进。另外融通中外,具有世界的视角。具有不断创新变革的精神。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王殿军
答
王殿军
我们的教育品质不能离开国际教育经验的学习,因为在现代教育体系当中,我们发展的时间是非常短的。并且中国品质和国际品质,也不能够完全割裂开来,所以我们尤其要吸收西方丰富的教育学内容,差异化的教育学模式。尤其包括考试评价的问题。
中国在这一点上,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比较大。这已经成为制约我们培养高水平人才,提高中国教育品质的一个最关键的因素。所以我特别寄希望于我们能够在人才评价和选拔上下工夫,能够紧跟国际社会的发展步伐,真正把有能力的人才培养出来,把有水平的人选拔出来,能够把人才培养的链条搞得更加绿色、健康、科学。
答
王笑梅
提起中国文化、中国品质会想起诗经,唐诗宋词,想起我们国画。所以我想未来中国教育品质,还是以美为中心。
我们想象我们人类与科技竞争,我们优势在哪里?我们拥有机器电脑所不能代替的,那就是我们的体验,我们的审美,我们的创造。所以唯有把这些我们通过我们的教育,让我们完善起来,才能让我们教育具有我们中国的品质。
今天我们谈了很多,但是论道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做,我想如果专家是说的思维的话,那我们一线教育者一定是要遵循做的思维。
所以,最后一个问题,从你们的本职工作出发,来谈谈抵达未来你眼中的教育做了哪些事情。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
答
王殿军
我一直在说,对于我们一线校长来讲正确的理解,有比较高的认识理念,但是更重要是我们要把那些理念落到行动上。
当我发现中国教育最大问题是评价的问题的时候,我就组织人花了大概差不多六七年的时间,开发了一套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的评价系统,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真实客观的把一个学生全方位的给出评价。评价问题解决了,我们所有人都解放了,应试教育也没有生存空间了,创新人才可以培养出来了,老师和校长也可以按照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委员去培养人了,因为你做的任何项努力都会被记录在案,都会被这个学生的发展的这个表现,都会被记录下来。在评价里产生作用,这个是我做的一件事情,解决评价问题,解决中国教育改革的牛鼻子。
第二个我发现我们过于高度统一的课程体系,一方面保证了我们的培养质量,就是初中水平、高中水平都有一个标准质量,但是另一方面也耽误了许多优秀孩子的成长。所以在清华附中,我们的课程不仅仅是把国家课程拿来照教照搬,我们要为能力强的潜力大的孩子,提供更加丰富和更加深入的学习内容。因此我花了五六年时间建立了中国大学课程,专门为特别牛的孩子,有天赋的孩子,所以在课程做了努力。
答
王笑梅
最主要的我觉得未来得教育是一个幸福的。非常高兴有机会为中国品质分析我们的校本实践与校本表达,最关键的就是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觉得现在我们最悲哀的是什么,是教书的人自己不读书,教育用昨天的知识通过今天的课程培养明天的孩子,构建一个学习型教师组织太重要。我们的方式是用学习丰富教师的生命体力,让实践充实教师的生命体验,用反思提炼教师的智慧,让成功体现教师的生命价值。
第二个是课程结构,我们学校拥有非常美的园林,在这个园林里种上了一百种植物,所有的植物是自然读本,孩子走在园中打开自然读本。
论坛现场
答
张玉芳
王殿军校长是教育的引领,我是教育的补缺,我俩是天壤之别。在我的做校长生涯里,我对我的要求是办温暖、宽厚的教育。所以说在我的教学中,先后担任两所学校的校长,我关注四个方面,办我的温暖和宽厚的教育。
第一个方面不断的拉练教师队伍,虽然刚才曾教授说不必把最优秀的人请进教师队伍,但是大家都知道能在农村任教的特别是个别老师素质可真的是有问题。所以我就想抓住老师队伍,提升课堂效率,减轻孩子负担。
第二个要做的我觉得我们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最大的差别是见识,别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们根本行不了万里路,读万卷书也受到限制。所以说怎么办宽厚的教育,一种是阅读,实实在在的开展班级的阅读活动,第二个就是请家长到学校的课堂上来,讲自己的职业体验。
第三个关注点是家访。我们常年开展大家访,不让一个孩子辍学,是对社会最大的责任。
第四点就是把我们的教育办宽办厚,厚是什么呢,就是开设一些必要的校本课程。我提出高雅请从安静开始,引导我们孩子要具备一个走向大城市起码的修养。
答
曾天山
面向未来我们为知识而教学,为知识而考试,这个重心变了。所以关键是评价。我们30年前,跟我们30年后是不一样的,未来得30年可能更有变化,所以在能力方面要下工夫,以能力为重。
现在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有问题的,一个是惯性,一个是惰性。所以我们要有创造性,就要适应这种变化。
所以将来的发展我们要发挥原来的优势,吸取信息化和国际化,还有我们自己的这个跨学科的社会老师,我刚才讲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通过开放办学,把社会老师变成我们的老师。
伴随着不断地交流与思想碰撞。
主论坛的议程也即将进入尾声。从两位领导致辞开始到三位主要讲嘉宾,再到圆桌论坛。无论他们从事什么职业,都从不同维度、不同角度给我们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些新鲜的观点,来让我们思考。
这里,可以说是一场思想的盛宴,让我们得到很多启发。
”精彩花絮
“中国教育家年会暨中国好教育盛典”是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举办的一场教育盛会。自2012年来,我们已经成功举办五届!每一届好教育盛典,都在教育界掀起强劲的脑力风暴,成为教育变革路上风向标。
每一年,我们都会选取当年的教育的热点与痛点,进行深度探讨。
教育的国际化,国别视野下的中国教育一直都是教育领域问题的重点,也是教育改革的时代方向。因而,本次盛典活动将主题定为“一带一路”教育的新机遇,正顺应了这个时代的趋势。
“
同往年相比,今年的盛典,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堪称历届之最。
嘉宾们不远万里,共聚一堂,只为听听教育箴言,探探改革实路。
“
更重要的是,今年的盛典在会议上做了大胆的尝试,增加了高峰论坛。
上午我们有重量级的嘉宾在中国职工之家畅谈他们对“一带一路”大背景下的教育新机遇。下午我们将会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高考如何破题两个平行论坛,以及“2017中国好校长高端沙龙”同时进行。
我们珍惜如此多优秀和热忱教育者会聚的机会,希望借此碰撞出对中国教育发展更加有意义的火花。
是不是没有过瘾!
没关系!
昨日的中国教育家年惠开幕式顺利进行,
今日在钓鱼台国宾馆的中国好教育盛典
更是精彩纷呈!
精彩内容,不错过!
扫描二维码,可观看直播回放~
作者 | 周继凤
排版 | 江玉婷
责任编辑 | 王晓霞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
小编推荐
名人堂 | 对话胡卫平:教学的核心是思维,学生的学习需要思考
独家 | 熊丙奇揭秘新高考改革到底改什么?你想了解的,都在这儿!
霞客 | “中国好校长”于伟:教育意味着善,如果它使人向恶,就有问题了!
精彩剧透 | 中国好教育之舟搭乘千名教育人启航,你的船票准备好了吗?